時間:2021-04-29來源:億信ABI知識庫瀏覽數:648次
數字孿生時代,隨著新基建政策的推進,以5G通訊、IoT、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并深入影響著城市運行的方方面面,推動著城市管理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而3D可視化結合云計算數據分析和物聯網技術融入于數字孿生當中,已逐漸延伸到智慧城市、智慧園區、智慧交通等應用領域。
數字孿生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升級 隨著數字孿生技術的日益成熟,國家和地方政府紛紛將其納入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框架,在全國范圍加快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的落地建設,有力地推動了城市信息模型相關技術與應用的發展與落地。 如今數字孿生建設理念深入到各省市新型智慧城市及信息規劃中。2020年,上海市明確提出“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浙江省提出構建現實和數字孿生社區;廣東省提出“將探索構建‘數字孿生城市’實時模型,打造全要素‘數字孿生城市’一網通管系統”。 在政策引領之下,數字孿生正在成為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力點。多維度的城市信息模型在交通、公安、水利、醫療、建筑等領域得以迅速推廣和復制,跨行業多部門的數字孿生生態系統正在形成。在這個生態系統中,運營商、技術提供商、集成商、設備供應商等數字產業部門與傳統產業部門全面合作布局數字孿生場景應用,初步形成數字孿生平臺的開放式生態化共建模式。
△數字孿生城市的產業生態系統(圖自國脈研究院)
數據可視化技術為數字孿生賦能 什么是數字孿生?舉個例子,將數據與真實場景相關聯,把海量數據都與時間、空間和地理位置相聯系,并通過包括5G在內的物聯網技術傳遞到云端,從而將現實世界投射到數字世界里,再通過三維可視化重構后展示在用戶面前,一個數字孿生城市就誕生了。也就形成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在物理維度和信息維度上的虛實交融。構建設備級數字孿生,通過三維建模能夠高度還原設備的外形、材質、紋理細節等精密顯示細節以及復雜內部結構,實現高精度、超精細的可視化渲染;支持設備組態結構、復雜動作的全數據驅動顯示,對設備位置分布、類型、運行環境、運行狀態進行真實復現,不僅可以看到產品外部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產品內部的每一個零部件的工作狀態,對設備運行異常實時告警,輔助管理者直觀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及時發現設備安全隱患。 借助億信ABI,利用3D可視化技術將工廠的管理、生產、決策有機地統一起來,加入工廠的內部監督與管控,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減少環節、查找問題、分析得失等目的,形成互相關聯、整體一致的智慧工廠運營平臺。
基于數據可視化構建園區級數字孿生,能夠在有效整合園區運營各類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基于三維可視化場景,對園區外部環境、建筑、產業分布、樓宇內部結構以及具體設備運行情況進行精準復現。通過整合園區各領域現有數據資源,對園區綜合運營、安防、交通管理、設施管理、能效管理、環境空間管理等業務領域的關鍵指標進行綜合監測分析。 借助億信ABI搭建的一個集園區生產、園區運營、園區決策多維一體的智慧園區運營管理平臺,借助地理信息技術、三維虛擬化等高科技手段,集地上地下、室內室外一體化的二三維模型為一體,將園區核心運行系統的各項關鍵數據進行綜合展現。對園區人、事、物進行統一管理,可以輔助管理者對園區運行態勢進行全面感知、綜合研判,實現管理精細化、決策科學化和服務高效化。
通過數據可視化,構建城市級數字孿生,能夠在充分整合城市各領域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將大規模城市各領域管理要素進行精準復現,并對細分業務領域數據指標進行多維度可視分析,實現從全域視角到微觀領域,對城市運行態勢進行全息動態感知。 基于億信ABI搭建智慧城市系統,整合人口、單位、建筑、車輛、軌跡、污染物、生態等核心數據,覆蓋城市全景可視化、城市治理監測、生態環境監測、經濟發展監測、交通運行監測、公共安全監測、聯動指揮監測等多個業務領域,賦能用戶業務應用,實現“智能感知、智能分派、智能處置、智能考評、智能改進”,有效提升跨部門決策和資源協調效率。
發布時間:2022-06-09瀏覽量:631次
發布時間:2022-05-31瀏覽量:218次
發布時間:2022-05-27瀏覽量:162次
發布時間:2022-05-27瀏覽量:366次
發布時間:2022-05-07瀏覽量:1897次